English

讲求价值质量引进有益文化

2001-01-2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黄国荣 我有话说

引进外国著作版权,译介外国优秀作品,历来是我国加强国际文化交流,增进国与国、民族与民族之间友谊的一个重要途径;也是洋为中用,向外国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。这项工作差不多经历了无序和有序两个阶段。20世纪90年代前,也就是我国加入国际版权组织之前,引进版权处于无序阶段,尤其是80年代初,因著作权无须购买,引进也无须商量,出版界几家争相复译世界文学名著,争抢译介同一畅销书,重复出版同一作家的作品的现象相当普遍;侵原著的著作权、侵翻译作品的译著权无人问津;盗版和非法出版更为猖獗。加入国际版权组织后,版权问题才引起作者、译者、出版者和版权管理者的重视。一起起版权纠纷诉诸法律对簿公堂,人们才逐渐有了版权意识。

引进版权走上正常轨道,掀起的第一个热潮是引进当代美国文学畅销书。《尤里西斯》和《廊桥遗梦》可说是这一现象的标志,其发行量达数十万册,在国内市场形成外国畅销书热。随后,《日瓦戈医生》、《马语者》、《英国病人》、《辛德勒名单》、《我的美国之路》以及《苏菲的世界》、《塞来斯廷预言》、《纸牌的秘密》、《好女孩上天堂、坏女孩走四方》、《男人来自火星》、《女人来自金星》等等一大批文学文化类畅销书风靡全国。文学艺术和综合类出版社蜂拥而上,外国畅销书充塞市场摊头。随之,少儿、文教、美术、经济、社会科学、科技、医药卫生以及建筑等各专业门类的出版社纷纷出击,掀起一股引进版权热潮。

如果说引进外国文学畅销书是引进版权的初级阶段,那么其盲目和幼稚是自然的,尽管人类文化有其共性,但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又有其独特性。《安几拉的灰烬》曾经数周在《纽约时报》排行第一,数国争相购买版权译成多种文字出版。昆仑出版社力排数家竞争对手,争得中文版权,首版印刷5万册,数月之后,退货竟达35000多册,实际销售仅一万多册,原因除了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外,与大多数读者对犹太民族不太了解有一定的关联。因此,许多在国际市场销售数百万册的畅销书,在中国市场不一定畅销,有相当多的出版杜曾经为此付出经济代价,交了学费。

由引进畅销书转向引进长销(常销)书,应该说是出版业成熟的表现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,经验和教训使人们变得聪明。在刚刚结束的’2001北京图书订货会上,有记者问我,今年订货会上,翻译图书有那些热点。我说没有热点。记者遗憾地摇头,说今年市场是不是不行了。我说不是不行,这恰恰是市场成熟的表现。以往的中国图书市场,是出现过许多热点,但热点常常是人为炒作而形成。因为我们的读者还不够老练,我们的出版业也还幼稚,常常喜欢步人后尘,人云亦云,做出跟风、追风、抢风的可笑蠢事。动作快的,或许获取一点小利,动作迟缓的常常得不偿失,不但自己吃亏,还搞乱了市场,让许多读者上当受骗。出版社如果单靠跟风,靠人为炒作来制造销售热点,读者终究是不会买账的。

在本届订货会上,虽然仍有《贝克汉姆与漂亮辣妹》、《哈利·波特》等当场订货达8万册的引进版畅销书,但更多的却是长销(常销)书。出版社似乎不再浮躁,显得平静持重而又端庄,在交易中,自信自己的图书有价值,有品位,有潜在的市场,不招徕,不鼓吹。到各个展位浏览一番,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。如果说,前几年争抢引进外国畅销书,过多考虑的是市场效益的话,那么今天出版社在引进国外版权时,考虑更多的是图书的价值质量和我国读者的实际需求。对引进版权出版社也已经在优化结构,树立品牌,弘扬特色,提高质量。我们在展场内可喜地看到出版社把缺、新、实用、有益作为选择国外版权的着眼点,各专业门类可说是全面出击,以成套系列形成特色,同时也显示着各自的实力。外语教学类图书,除了《新概念英语》、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》、《英汉词典》、《走遍美国》等长销不衰的畅销图书外,又出现了《彼得森赴美留学应考系列丛书》、《剑桥流利英语》、《无敌英语语法》、《无敌英语阅读》、《新版剑桥商务英语教程》等一大批新书。计算机图书更是日新月异,人民邮电社引进了思科的职业培训教材《网络技术学院教程》、《PC机DAG网络自己装》;电子工业社引进了网络教育系列教程图书《Fireworks3标准培训教程》、《Drearmweaver3标准培训教程》、《Flash5标准培训教程》和《Fireworks3经典案例教程》、《Dreamweaver3经典案例教程》、《Flash5经典案例教程》。社科学术译著有英国著名历史学社会学家马丁·吉乐伯特勋爵的最新巨制《二十世纪世界史》,哈耶克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《致命的自负》以及“西方现代思想丛书”和“知识分子图书馆”丛书的全新品种。经济类图书除了“哈佛商学经典”系列外,又有弗里德曼的名著《货币数量论研究》、《剑桥高级经济学译丛》一套五种、《电子商务丛书》8种、《人事管理经济学》、《金融大海啸》等新品种在展位上显示着自己的地位,在平稳的市场内显现出亮丽的色彩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